新闻中心-凯发k8旗舰厅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一文盘点迪安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
发布:2023/11/10
性情大变难以沟通、记性不好忘东忘西、对时间和空间感到迷茫……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症状常常被隐匿、被误解。在医药领域,针对ad的研发之路也布满荆棘、频频受挫。为了帮助疾病诊疗关口前移,进一步减轻ad疾病负担,迪安诊断推出一系列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 



ad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国家卫健委于2023年9月20日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指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达983万,预计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


阿尔兹海默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体现为脑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室变大),镜下可见神经炎性斑、神经原纤维缠结、脑内神经元减少、淀粉样血管变性等。


目前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主流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蛋白沉积(β淀粉样蛋白假说)、tau神经原纤维缠结(tau蛋白假说)是ad发病的主要机理。随着β-淀粉样蛋白沉积,ad进展到临床阶段,大脑功能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丧失以及代谢紊乱等问题。


生物标志物检测对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


⽬前ad诊断主要通过⼏种不同⽅法进⾏辅助诊断,主要包括:神经⼼理学评估、脑脊液检测、ct/mri常规影像学检查、以aβ和tau-pet为主的靶向分⼦影像学诊断⽅法。


然⽽,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评估量表存在主观判断问题,受到评估者临床经验与判断能⼒的较⼤影响;脑脊液采集具有难度,采集过程有创损害,以及脑脊液检测难以⼤规模普及;ct/mri常规影像学检查仅能反映⼤脑的结构变化,对ad的精准诊断存在困难;pet设备成本昂贵、设备运⾏效率较低,同时受到aβ和p-tau示踪剂的应⽤限制。


因此,针对血液、尿液等易于获取的生物样本类型的生物标记物检测技术逐渐展露头角。基于β-淀粉样蛋白和tau是两种生物标志物,形成了对阿尔兹海默症进行早期筛查及检测的联合诊断模式


迪安诊断ad生物标志物检测


01

β淀粉样蛋⽩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和γ-分泌酶的蛋白水解作用而产生的含有39~43个氨基酸的多肽。β淀粉样蛋白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人体中常见的类型有aβ1-40和aβ1-42。研究认为aβ1-42对神经元的毒性较⼤。  

阿尔茨海默表格_sheet1(2).jpg

02

tau蛋⽩


tau蛋⽩是含量最⾼的⼀种微管相关蛋⽩质,能够参与维持微管相关结构稳定,具有可溶性且不会聚集。同时tau蛋⽩是⼀种磷酸蛋⽩,其功能受到磷酸化的调节。正常⽣理条件下,其磷酸化作⽤和脱磷酸化作⽤保持平衡。 但是,过度磷酸化的tau蛋⽩(phosphorylated tau)会形成不可溶的神经纤维缠结,损害微管运输能⼒,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表格_sheet1(3).jpg

03

其他生物标志物


作为神经纤维⾻架蛋⽩成分,神经丝蛋⽩轻链(nfl)是神经丝蛋⽩(neurofilaments, nfs)的组成成分之⼀,在维持轴突形态及神经传递中起重要作⽤。神经轴突发⽣损伤后,nfs 的组装和运输不能正常完成,导致轴索病变;主要表现为神经元轴突直径减⼩,神经传导受损,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髓液中升⾼,如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管性痴呆、脑外伤及阿尔茨海默病等。因此,nfl是神经轴突损伤的⽣物标志物。


胶质纤维酸性蛋⽩(gfap)是⼀种ⅲ型中间丝状蛋⽩,以单体形式存在,分⼦量约为50kd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gfap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中表达,在其他胶质细胞中则⽆表达。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时,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as)会释放gfap,然后渗透到脑脊液和外周⾎液。gfap是胶质细胞凋亡的标志,与淀粉样变性有关,其表达与aβ斑块密度相关。


参考文献:

1.《中国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战略行动计划》建议书

2.《阿尔茨海默病全国知晓率和现状的调查》

3.《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1》

4.《β 淀粉样蛋⽩的研究进展》王芳、周爱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