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凯发k8旗舰厅

新闻中心
大咖视野 | 姜傥教授:国际视野下的投资与研发战略
2019-09-04

前两天闭幕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迪安诊断董事兼首席战略官、首席技术官姜傥教授以一场《国际视野下的投资与研发战略》主题演讲,阐述了对医学全球化、大健康产业投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研发战略、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看法。


姜傥教授在这场精彩的演讲中具体传递了哪些信息?本期“大咖视野”为您“揭秘”。

姜傥教授演讲


观点1:医学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技进步,都离不开各国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医学也不例外。


以传染性疾病为例,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的sars,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次年在多方努力下疫情才被逐渐消灭。这一灾难性事件影响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的患者达8000余人,其中700余人死亡,经济损失达600多亿。由此可见,无论是疾病的传播,还是预防与干预,其实都是无国界的 。 

即便是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在我国患病率已达23%的情况下,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还不足50%,治疗率仅有40%,控制率更是只有15%;同样情况的还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这些问题构成了全球性的医学困境。而以who为首的各类卫生组织也以“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为宗旨,付出了诸多努力,医学的“全球化”已成定局。


观点2:大健康产业迎来

价值投资时代

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


研究开发资源的全球配置,以求得研究开发产出的最大化


科学技术活动的全球管理,如科技成果的交易、知识产权保护


研究开发成果的全球共享,即在一定的规则和条件下,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是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溢出和扩散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各国技术与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从本次检验大会开幕式上邀请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港台地区的检验行业大咖共赴盛宴就能窥见一斑。我们也日渐感受到了科技全球化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科学研究活动日趋全球化


跨国公司研究开发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强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迅速发展


区域科技合作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中国迎来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精准医疗的兴起、新技术不断涌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医改系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更为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变革的浪潮中,产业并购将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2016年,有371个并购案例披露交易额,总金额超250亿美元。做强企业以提升行业集中度,通过并购这一行为跨界进入较高增长细分领域,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上市公司市值维护需要……都是并购的主要驱动力,大健康产业也迎来了以创新发展为本、并购整合为手段、产业与金融相融合的价值投资时代。


浙江大健康产业基金为例,它便是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居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新医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由迪安诊断(sz300244)、通策医疗(sh600763)、创业慧康(sz300451)三家医疗健康行业上市公司于2017年联合发起成立、专注于大健康领域投资的私募股权产业基金。它通过成长期和培育期投资相结合,推动大健康产业的细分子行业整合,加速创新企业的发展,提升被投资企业的价值。


同时,浙江大健康产业基金也会着重关注投后增值服务,如战略指导、完善公司治理、改善财务管理、提升营销能力、支持业务拓展、对接资本市场等,致力长期共赢。今年7月,其作为主要股东战略投资的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议,成为科创板首家过会的ivd企业。


观点3:以国际视野实施研发战略

迪安诊断现有自主研发技术平台正在蓬勃发展,从传统的荧光定量pcr、数字pcr到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代测序、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到未来蕴藏巨大潜力的串联质谱、核酸质谱技术平台,研发方向涵盖了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及产品研发、肿瘤个性化用药和伴随诊断、药物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最新分子诊断技术及临床特检项目开发等。

近年来为了发展精准诊断领域的重要技术——质谱技术,迪安诊断先后与metabolon、sciex、agena等国际巨头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质谱技术与产品,组建权威专家团队,诞生了凯莱谱精准医疗(临床质谱整体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迪赛思诊断(串联质谱)、迪谱诊断(核酸质谱),助推国内精准医疗的发展。


除此之外,迪安还与foundation medicine inc.(fmi)合作共建肿瘤精准诊断实验室、引入大panel肿瘤分子诊断产品;每年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合办中美高峰论坛,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以及远程病理诊断的不间断合作……这些都是迪安在国际视野下,研发战略与时俱进的最好体现。


观点4:现代医学将走向何方

为了保持健康,人类千百年来不遗余力地往前迈进。近代医学经历了16至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19世纪的大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演变成为现代医学。这一百多年来的高速发展,还将带着我们走向何方?西方人是否能够借助东方人的智慧,对现代医学重新进行构建?

通过对海兔注射rna的方式完成了记忆的转移、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可以将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路、饱受争议的“基因编辑婴儿”的降生……这一系列听上去令人匪夷所思的突破性研究,将如何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更为深入的全球化合作,需要更为科学的全球化智慧,需要在座所有人的努力。


“科学家的成就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高尔基曾经说。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只要你作为人类的一员,就可以参与到为人类健康而奋斗的事业中来,共同作出应有的贡献。


现场反响热烈


姜傥教授简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