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广东省心血管、急诊、icu等相关科室的学术交流,提升心血管病学科学术发展,拓展医务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临床的诊疗质量,由广东省医学会、佛山迪安联合举办的“广东省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于8月6日在广州市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以“探讨心血管病的精准医疗”为主题,邀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余丹青主任担任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麦炜颐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申江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钟诗龙博士、余丹青主任分别进行专题演讲,吸引了百余位来自全省各地的心血管临床医生参加。
nt-probnp在鉴别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麦炜颐教授首先讲授了《nt-probnp临床应用》,围绕nt-probnp对急性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慢性心衰管理和冠心病风险预测三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他表示在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病人中,系列测定nt-probnp对治疗的指导以及预后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中国、欧洲还是美国,nt-probnp都收入到心衰指南中。相对年轻的患者用nt-probnp来指导治疗的获益会更大。他还强调nt-probnp处于灰区值时需要结合临床判断,烧伤、肝炎甚至艾滋病都会使nt-probnp的值轻度升高,而肥胖病人的界定值需要进行下调。
麦炜颐教授
建议对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申江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处理策略》的报告,阐述了长qt综合症、brugada综合症、cpvt、短qt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建议,并分享了丰富的临床案例,为临床工作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讲解,且针对专家共识提及的基因检测项目作出建议性指导。他建议对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骤停的患者、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及亲属进行遗传咨询;而且对于遗传评估和家族成员方面的管理,包括咨询、基因检测和结果分析,必需在有经验的医学中心进行。
胡申江教授
基因检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可以达到精准水平,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
钟诗龙博士作了题为《药物基因组在高血压用药方面的应用》的报告,报告从用药不良反应的后果及影响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相关基因中,引申出高血压的个体化给药。钟博士表示影响药效的因素有很多,报告中提供大量数据阐述药动学基因变异对不同药物药效的影响,强调结合遗传风险评分实现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治疗方案需要与变化的病情相适应,从而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演讲结束后,参会人员积极请教钟博士临床用药遇到的疑难问题,而钟博士也现场悉数解答了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
钟诗龙博士
临床专家非常认可肌钙蛋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余丹青主任在《高敏感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报告中对hs-ctn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对高敏感方法检测ctn的准确认识、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应用和适当解释检测结果等。余主任表示由于检测方法更敏感,应用hs-ctn可使心肌损伤(包括ami)的诊断提早,同时还特别强调了应用hs-ctc有助于acs的危险分层问题,此外还提醒除acs外,临床医生还需分析ctn升高的其他潜在病因。
余丹青主任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幕,专家们精心设计的课程新颖且实用,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认可,并抓紧机会与专家进行现场交流、向工作人员咨询专家课题所提及的各项精准医疗项目。迪安诊断作为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者,致力于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技术创新,可提供先进的检测服务,同时为广大医务人员搭建更多学术交流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