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为促进精准医疗与传统诊疗的融合与发展,由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和台州市立医院合办的国家级一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精准医疗实验室诊断的应用与进展》学习班在台州召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谢鑫友副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瑜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陶志华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吕时铭主任、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洪旭涛副主任、迪安诊断专家李素珍、汪子伟、吴建国、康洲阳、姜育燊等10余位检验界知名专家分别就精准医疗实验室诊断的应用与进展与参会人员分享,吸引120多位来自省市级各级医院中高级人员参与。
大会开幕
会议上,吕时铭主任生动且全面地分析当今胎儿出生缺陷的主要诊断技术,并介绍了产前诊断的新技术--无创产前诊断(nipt)dna技术分析的原理及方法,还举例该项技术同比羊水穿刺(染色体分析)的优劣势。谢鑫友副院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精准医疗的概念,精准医疗的演变——由内在需求的驱动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关键位点的催化助力,强调了检验医学在精准医疗中的作用与技术核心,同时指出现今个体化医学检验所面临的问题。
陈瑜主任介绍了表皮生长因子(egfr),分析了药物对其的影响,着重讲述了以pcr为核心技术的egfr血液检测方法。陶志华主任对肿瘤个体化治疗现状作了详细的解读,对外周血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做了十分精彩的讲解。洪旭涛副主任对高通量测序的发展、成本以及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一一作了介绍,用专业的知识解答了学员们关于“魏则西”事件中细胞免疫疗法的疑惑,并提及新生抗原用于肿瘤的治疗的研究现状。
大会闭幕
姜育燊老师对非小细胞肺癌精准诊断与治疗作了详细且透彻的讲解。汪子伟老师带领学员们回顾了淋巴细胞的知识,并就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用于肿瘤患者诊治作了深刻分析。康洲阳老师与在会的学员们分享了实体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的导向,并在课上详细介绍二代(illumina)及三代(pacbio smrt)测序原理以及高通量测序实验流程。吴建国老师关于实验室精准诊断髓系肿瘤的课程讲解,内容充实,思路非常清晰,十分精彩。李素珍老师则从肿瘤防治误区、肿瘤实验诊断现状、现代实验研究进展、精准肿瘤防治曙光四个方面总结了精准医疗在今后医疗诊断中的重要地位。
专家们专业精彩的课程讲解,促进了精准医疗与传统诊疗的融合与发展,让学员们受益匪浅,开阔了国际视野。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精准医疗”将会在未来服务于更多的普通百姓,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独特定制诊断服务,让全民健康生活进入新时代!
(杭州迪安 吴冬梅/朱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