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凯发k8旗舰厅

新闻中心
中美专家汇聚此论坛,共议多组学技术在精准诊疗领域的应用
2019-11-19

11月16日,“健康中国行动-基础&转化医学圆桌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多位高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多组学技术在精准诊疗和健康领域的转化和应用


本次会议由凯莱谱代谢组学专家张超博士主持。

89.jpg

会议现场

圆桌论坛共话基础&转化医学重要观点

圆桌论坛环节

会议圆桌论坛环节由凯莱谱精准医疗ceo刘华芬女士主持,围绕组学技术结果如何转化到临床的问题,特别邀请到了thomas caskey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主任秦钧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员杜杰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研究员唐宋博士一同参与讨论。

传统临床医生习惯于单个指标做诊断,但今天通过多组学技术能一次进行多项指标的检测,那么运用多组学技术从检测到诊断将会有什么困难?

dr. caskey表示,临床医生想要更精准的诊断工具,也想要更好、更可靠的biomarker,所以整合多组学技术的结果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来说非常重要。而这些biomarker需要被准确测量并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才能指导医生更精准地进行解读。因此,对于运用多组学技术发现的新指标,进行临床验证、制定合适的参考范围至关重要

从纯科研到临床应用,这之中的痛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平衡临床和科研,将临床研究到产品转化的整条线都打通?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主任秦钧教授指出,医学转化研究需要适应临床医生的思维,去解决临床问题。但大部分临床医生没有受过基础研究训练。在美国有一个md. ph.d program,培养的医生既知道如何做基础研究,又知道如何做临床研究,但国内大部分临床医生没有办法将精力完全投入研究。反过来讲,做基础研究中的一部分科学家应该考虑下如何做转化研究。希望更多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走向临床,走到医院里去,加入临床研究的行列,让医生解放出来去治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员杜杰教授也强调,真正做转化医学一定要和临床结合,综合考虑“应用场景,受益人群,患者、医生、政府和药监局是否接受”等一系列问题。而临床医生知道临床问题在哪,所以要做临床转化研究一定要和医院合作。举个例子,在杜教授医院就诊的患者,凡是入院开始就收集他们的长期纵向检测标本,以进行心梗风险预测、治疗方法选择、以及疾病结局判断等。发现临床问题,通过健康人和病人大队列研究发现代谢变化和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和患者来进行健康管理,是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的过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研究员唐宋博士表示,高通量组学技术是关注环境与健康交互研究的有力手段和最佳平台,通过高通量组学系统工具,包括基因、转化、代谢组学技术系统筛选潜在标志物,发现分子变化,将其作为潜在的干预的标志物,也作为精准医学及临床治疗的一个靶点,助力健康中国的行动。


精准医学大队列研究,

蛋白组学成为核心驱动力

91.jpg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主任秦钧教授发言

作为本次会议重磅报告,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主任秦钧教授以《proteomics driven precision medicine》为题,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蛋白质组学驱动的胃癌精准医疗体系,该体系只用蛋白组就可以将胃癌进行精准分型,为病人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提供临床指导。


秦钧教授还指出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代蛋白质组学应努力的方向:throughput、fast ms、robust、multiplex、real big data。同时,秦钧教授还提出将来用于精准医疗的蛋白质检测ivd 的发展方向,即“一定是独立的、中心化第三方临检机构专业化地做 ivd”。


质谱技术切入临床问题,

推动基础科研向临床转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杜杰教授发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杜杰教授带来题为《基于生物标记物的心血管疾病分子分型》的分享,介绍了“主动脉瘤/夹层分子分型和诊治的精准医学研究”相关内容。主动脉瘤因其临床异质性高、致残致死率高、缺少筛查手段与精准诊疗方案,需要面对很多复杂临床问题。


大队列患者临床信息结合多组学数据进行生物标志物筛选,是对疾病进行分型和建立预测模型的有效方法。杜杰教授建立了疾病大队列样本资源库,并进行了mirna、蛋白组、代谢组等多维度的分子影像分析,在疾病的快速鉴别、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杜杰教授展示了基于精准医学的疾病分子分型的研究流程,并详细介绍了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基于质谱技术开发出代谢小分子检验新产品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的过程,且部分科研成果已经通过室间质评,这给现场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环境污染影响健康结局,

代谢组学切入内源标志物筛选

93.jp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研究员唐宋博士发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研究员唐宋博士的报告主题为《中国老年人空气污染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分享了暴露组学在环境污染领域的最新研究。pm2.5空气污染影响人群健康,尤其是易感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


唐宋博士的研究项目以60-69岁老年人为监测对象,采用可穿戴设备和代谢组学、脂质组学的方法,筛选pm2.5暴露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变化,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通过凯莱谱精准代谢组学平台对人体血清及尿液的代谢组进行了关联分析,发现了许多重要的代谢变化以及代谢通路影响。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显示pm2.5暴露可能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凯莱谱精准代谢组学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及案例分享

94.jpg

凯莱谱代谢组高级科学家孔子青博士发言

凯莱谱代谢组高级科学家孔子青博士带来题为《基于高分辨质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在肠道微菌群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肠道微生物对于生物体健康稳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孔博士在报告中分享了几项基于discovery hd4精准代谢组学平台关于肠道微生物的有趣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和数据结果。


代谢组学是解析肠道微生物功能及其与宿主信息交换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业内独有高质量标准品数据库和工业级严格质量控制体系,结合高分辨质谱对每一个样本进行四种平行分析,方可助力科研工作者发表出如此多高质量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文章。


今后,凯莱谱将继续为国内科研工作者提供精准代谢组学平台,并凭借我们在临床质谱领域的经验,为国人的健康与疾病研究提供整体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


赛默飞“健康中国行动”

基础&临床医学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

95.jpg

赛默飞中国区色谱质谱业务组学市场拓展经理

宁婵娟博士发言

会议最后,赛默飞中国区色谱质谱业务组学市场拓展经理宁婵娟博士带来了《in china,for china-赛默飞“健康中国行动”基础&临床医学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展示了赛默飞高分辨质谱在组学研究方面卓越的鉴定分析能力和稳定性。尤其在代谢组学方面,赛默飞以其超高分辨的orbitrap平台为代谢物精准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96.jpg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精准医疗前景可期,凯莱谱将继续和各行业内先驱共同努力,聚焦新一代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质谱检测技术的研发,助力精准代谢组学科学研究和临床转化。未来,希望在先进技术的引领下,为广大用户提供覆盖“产品 服务 管理”的更全面的临床质谱整体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



凯莱谱-metabolon
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

凯莱谱—metabolon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是全球领先的代谢组学服务公司metabolon与中国领先的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迪安诊断建立的联合代谢组学实验室。作为metabolon在中国的独家授权实验室,于2017年12月正式通过metabolon能力验证,达到质控内标rsd变化中值小于5%的标准,以及在血液样品中可准确测定将近 1000 种内源性代谢产物的能力,拥有与美国 metabolon总部实验室相同的测试水平。凯莱谱希望通过精准代谢组学,助力国人的精准科学研究。







微信图片_20200109134911.gif

本文为“迪安诊断”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16.jpg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