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凯发k8旗舰厅

新闻中心
世界癌症日 | 只因未做早筛,这种癌症超八成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2021-02-04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21年“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旨在普及癌症预防知识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使癌症可以更好地被预防和治疗。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癌症杀手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指发生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第3位,它也是我国最高发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排在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五位,每10个新发肿瘤患者就有一个是结直肠癌,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但是结直肠癌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你了解它,知道如何预防及筛查,就可以跟它say byebye!

1.jpg

我国前10位癌症发病情况


如何预防肠癌?

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持续性升高和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肠癌某种意义上也是种“富贵病”,吃得越多,肉食占比越高,肠癌风险越高。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那些肠癌的危险因素:

2.jpg

图片来源于“腾讯医典肿瘤篇”


肠癌是最适合早期筛查的肿瘤之一

虽然肠癌发病率如此之高,但肠癌却是为数不多可以早期筛查的肿瘤之一。肠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肠息肉发展到肠癌需要10-15年的时间,这就给结直肠癌的筛查提供了很好的时间窗口,在此期间进行肠癌早期筛查便可以发现是否有癌前病变或早期腺瘤,而此阶段发现的患者预后往往比较好。

图片

肠癌发展进程


超八成肠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遗憾的是,我国83%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这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40%。97%的结直肠癌患病前未做过肠镜筛查,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人们的肠癌早筛意识比较低,这也导致我国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要远远落后于美国、韩国及日本。

4.png

 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

5.png

各国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比较


常见肠癌筛查方法有哪些?

01

肠镜检查

结肠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到结直肠腔内壁,是发现肠道肿瘤最敏感的方法。但是肠镜需要专门的医师实施操作,是一种有创的检查,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检查结果,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工作,包括饮食限制和严格的肠道清洁准备,在肠镜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肠道进行充气。因此,很多受检者因为害怕肠镜而拒绝结肠镜检查,该检查方法依从性不佳。推荐筛查周期为5-10年1次

6.png


02

粪便dna检测

粪便dna检测主要针对结直肠脱落细胞的基因甲基化特征,通过检测粪便中特定基因的变异情况,来评估受检者的肠道是否有发生癌变或癌前病变的风险。该方法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可居家检测等优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美国多个权威组织推荐将其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推荐筛查周期3年1次或1年1次;而中国2019年《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中推荐将其应用于我国一般非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每1-3年可做一次


迪安诊断目前已开展粪便dna检测项目,该项目可检测出84.2%的结直肠癌,特异性高达97.9%,其中对于可根治的i-ii 期肠癌检出率达86.7%。

7.png

晓飞检大肠癌粪便dna检测产品

03

粪便潜血

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gfobt)是目前最常用的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具有价格低廉、检测便捷等优点,人群筛查参与率相对较高,研究证实其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但gfobt检出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较低,故无法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利用人血红蛋白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进行检测,克服了化学法产品的不足,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提升,检测结果不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目前推荐每年进行1次fit检测。fit检出进展期腺瘤的敏感性偏低,一般仅20%~30%,在高危人群中亦不足50%。


04

直肠指诊

肠指检大体能够判定距肛缘7~10厘米的肛门、直肠是否病变。直肠指检可以发现肿瘤、炎症以及各种损伤。该方法具有侵入性,只能对中低位的直肠癌有一定的检查作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