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凯发k8旗舰厅

新闻中心
质谱技术如何推动妇幼临床医学发展?这场学术沙龙展开激烈探讨……
2021-04-19

4月17日下午,迪安诊断“未来检验学科发展与临床应用沙龙之妇幼专场”在杭州圆满举办。多位专家围绕妇产科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断难点,出生缺陷防控,以及串联质谱、核酸质谱技术在妇幼临床医学的应用与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探讨。

洪汉华.jpg

迪安诊断副总裁洪汉华致辞

迪安诊断副总裁洪汉华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表示,非常荣幸邀请到众多临床、检验专家到场,对质谱技术在妇幼学科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并向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致以诚挚的欢迎。

吕时铭.jp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吕时铭教授发言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吕时铭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他指出,检验的关键是结果的准确性,检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分子诊断、质谱分析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能够更好地帮助临床实现精准诊断与精准治疗。


精彩分享 干货频出

朱波.jp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朱波主任发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朱波主任带来《lc-ms/ms在产科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主题分享,提到女性妊娠期代谢产物处于不断变化中,检测相关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会上,他还分享了自己在甾体激素、胆汁酸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杨立伟.jpg

浙江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杨立伟教授发言

浙江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杨立伟教授作《胆汁酸谱在产科临床中的探索及案例分享》。她表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最有价值的方法是血清胆汁酸检查,但相比总胆汁酸检查,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胆汁酸谱分析,对icp的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更有帮助。

姜育燊.jpg

迪谱诊断核酸质谱实验室负责人姜育燊博士发言

迪谱诊断(迪安诊断参股公司)核酸质谱实验室负责人姜育燊博士,就中通量和高通量分子检测新技术和参会专家进行了讨论,介绍了中通量基因检测的关键技术核酸质谱技术,其相比pcr通量更高,相比ngs价格低廉,能够更好满足中通量检测临床需要,在出生缺陷防控、基因多态性研究、肿瘤和感染等领域有丰富的应用前景。他还介绍了纳米孔三代测序技术在宏基因组检测、基因结构异常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刘鹏云.jpg

凯莱谱精准医疗高级研发主任刘鹏云博士

迪安诊断旗下凯莱谱精准医疗高级研发主任刘鹏云博士分享了《lc-ms/ms技术在妇幼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lc-ms/ms的检测原理,以及相比免疫法,其特异性、敏感性更高的原因。该分享结合临床案例体现出lc-ms/ms在性激素检测中的价值,得到了现场专家的认可和关注。


交流互动 各抒己见

1.jpg

温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唐少华主任(左)、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沈国松主任(右)参与交流

结合当前国内出生缺陷防控现状,会议针对《地贫、耳聋、sma三联检在出生缺陷一级防控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温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唐少华主任指出,地贫等遗传病的携带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地贫、耳聋、sma检测有助于完善出生缺陷一级防控工作体系。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沈国松主任表示,建立出生缺陷防控市级中心,有助于单基因遗传病的筛查防控。在场专家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展开了精彩讨论。

2.jp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主任医师胡燕军(左)、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和生殖内分泌科主任舒静(右)参与交流

交流环节中,专家还以《现有的性激素检测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为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主任医师胡燕军,对质谱技术在雄激素检测中的价值表示认可,并展望了质谱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和生殖内分泌科主任舒静认为,质谱法相比化学发光法检测雄激素更为敏感,且能够对雄激素进行分型,有助于临床医生鉴别疾病病因。

合影.jpg

大会合影

大会主席吕时铭教授在总结致辞中,对质谱技术在辅助生殖、内分泌等领域的应用表示肯定。他还表示,开展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专家、临床专家等共同参与的学术讨论,既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现有检测技术,又能让检验技术人员更深入地明确临床需求,能更有效地促进诊疗水平的提升。


目前,质谱技术在国内临床的应用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迪安诊断将不断倾听临床声音,开展技术创新,推动质谱技术的落地应用,依托质谱平台提供更精准、全面的诊断服务,携手临床医生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共同促进国内医疗诊断水平的提升。


重磅预告 

“未来检验学科发展与临床应用沙龙”

“精神安全用药专场”即将举办

欢迎各位临床、检验专家共同参与

跟大咖,看不可见,做不可能

只等你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