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凯发k8旗舰厅

新闻中心
5.22世界子痫前期日 | 早筛早防,拒绝孕期“夺命魔咒”
2021-05-22

作为产科危急重症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围产儿死亡及婴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据流行病学统计,子痫前期发病率约5~10%。也就是说,每100个怀孕的妇女中可能会有5~10个孕妇发生子痫前期。


世界子痫前期日是由子痫前期基金会等多个国际组织发起,旨在向大众宣传子痫前期及其严重并发症hellp综合征和其他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其危害和防治。今天是第五个“世界子痫前期日”。

1.jpg


什么是子痫与子痫前期?

在了解子痫与子痫前期之前,我们首先要说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它又称妊高征,指孕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候群。妊娠期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达9.4%,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根据不同的严重程度,妊高征可以依次分为以下类型:

●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的女性怀孕了,或在孕20周前出现高血压;

● 妊娠期高血压

孕前血压正常,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无蛋白尿,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

● 子痫前期(先兆子痫)

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有轻度、重度之分;

● 子痫

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抽搐。

子痫发作时,呈现类似于“羊癫疯”的抽搐症状,会口吐白沫,全身角弓反张,甚至咬断舌头;或者出现呕吐,若呕吐以后,呕吐物被吸入肺部,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有的人甚至会直接窒息。如果孕妇长时间地抽搐,腹中的胎儿处于缺氧状态,极有可能会猝死,危险性可想而知,所以子痫也被称为产科“夺命魔咒”。


子痫前期有什么症状?

孕妇子痫前期通常表现为妊娠20周后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伴有下列任意1项:

1

有尿蛋白:尿蛋白定量≥0.3 g/24 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 )(无条件进行蛋白定量时的检查方法);

2

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1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到累及等。

4.jpg


为什么会发生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理论支持两阶段学说:第一阶段是由滋养细胞浅着床引起的螺旋动脉重铸不足,第二阶段涉及母体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不平衡,继而产生相关临床症状。


晚发型病例中,胎盘通常是正常的。胎盘在子痫前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母体心血管系统可能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如何预防子痫前期?

目前临床上对子痫前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密切随访、加强临床监管、预防子痫发生,以及必要时终止妊娠。但是,采取预防或者改善子痫前期不良结局的有效方法及措施,有希望减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01

子痫前期危险因素评估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认可以下与子痫前期发生相关的产妇危险因素,并将其用于子痫前期筛查。

(1)产妇年龄:高龄产妇定义为分娩时年龄≥35岁,其患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1.2-3倍。

(2)产次:初产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

(3)既往子痫前期病史:初产妇患子痫前期的风险高于无子痫前期病史的经产妇。

(4)妊娠间隔:妊娠间隔过长或过短均可增加子痫前期风险。

(5)辅助生殖:使用辅助生殖技术更易发生子痫前期。

(6)子痫前期家族史:患者的女儿或姐妹患子痫前期的可能性是没有家族史的妇女的3-4倍。

(7)肥胖:肥胖(bmi≥30 kg/m2)导致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2-4倍。

(8)人种和种族:据研究,非洲-加勒比地区女性患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了20-50%。南亚裔女性患子痫前期的风险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

(9)合并症:某些疾病状态使妇女易患子痫前期,包括妊娠期高血糖(妊娠前1型和2型糖尿病、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和需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前已有的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

图片

子痫前期的高危人群


02

子痫前期风险评估

仅靠高危因素来预测子痫前期是有限的,而临床中诊断子痫前期时患者已出现相应临床表现。那么,是否有更可靠的指标能预测子痫前期呢?

(1)

生化指标评估:

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是与胎盘功能密切相关的生物标记物。sflt-1/plgf比值以38为截点,对短期预测子痫前期具有临床价值。


有研究表明,当sflt-1/plgf比值≤38时,阴性预测值(排除1周内的子痫前期)为99.3%;当sflt-1/plgf比值>38时,阳性预测值(预测4周内的子痫前期)为36.7%。sflt-1/plgf比值可以较好地反映胎盘血管的生长情况,在联合其他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可帮助临床更好地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

图片

迪安诊断子痫前期风险评估项目

(2)

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

子痫前期的发病与胎盘形成异常和缺血有关,因此可通过检测子宫动静脉的血流指标评估子痫前期的患病风险。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pi)增加伴切迹是相对较为理想的多普勒超声预测指标。

(3)

联合筛查:

最新研究提出,最佳的预测方法是联合孕妇的风险因素与其平均动脉压(map)、plgf、utpi,准确性更高。孕妇风险因素是妊娠早期排查和筛选高危群体的重要临床指标。联合筛查对于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效果要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


此外,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建议:①所有妊娠女性应该进行子痫前期患病风险评估,尤其是早发型子痫前期患病风险评估;②妊娠女性也需要进行常规子痫前期筛查;③每次产检时,常规进行规范血压监测,若发现异常,需要重复测量;④对于子痫前期高危人群,可以12周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 mg/d)进行预防;⑤确诊子痫前期,治疗措施包括加强母儿监测、使用降血压及硫酸镁。

3.jpg


03

子痫前期日常预防

* 及早减少高危因素,孕前积极治疗常见并发症;


* 重视怀孕期间的风险评估,进行规范产前检查;


* 每日测量血压和体重,如情况异常应及时就医;


* 健康的日常生活饮食,适量的多吃蔬菜和水果;


* 注意正常作息,保持心情愉快,坚持适当锻炼。


子痫前期存在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的致病机制,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诊疗工作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希望通过子痫前期风险评估项目的开展以及对相关指标的深入研究,能及早进行预防与处理,减少不良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发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