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上9点,南京市江宁区连夜开展全区第二轮大筛查工作;7月25日上午11点起,南京对全市常住人口、来宁人员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作为此次大筛查的主力军之一,迪安人为实现“让国人平等地分享健康”的使命,日夜奋战!

保卫家园!
保卫南京!
❥
关键词:# 拼尽全力#
丁瑞是南京迪安pcr室的科室组长。7月17日,她因为急性荨麻疹全身红肿,住院治疗;22日一出院,她就来到公司,投入到抗疫中。因为一直在实验室里忙碌,丁瑞没有时间接听电话,她的丈夫联系不上她很是担心,23日中午还特意赶到公司来找她。直到这时,大家才知道,丁瑞其实是提前出院的。
“我是因为免疫力太低引起的荨麻疹,看到南京大筛查的消息时,就想着要出院了。”后来,经过和医院、家人的沟通,丁瑞在22日上午提前出院。
对此,她的丈夫说:“我们也非常理解丁瑞心里挂念着工作,她要提前出院我们也没有反对,但她过来没有带上药,也一直联系不上,担心出了什么事就赶过来了。”

▲丁瑞正在审核结果
南京迪安pcr实验室主管朱红甜每天早上5、6点就进了实验室,直到凌晨1、2点才出来;还有免疫室科室主管易妮,每天早出晚归,主动将白班连跨两个班次,一直忙碌到12点之后。
“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了班次的概念,大家都想尽全力把此次战疫打好,尽快出报告。”南京迪安技术副总经理冯涛说。
❥
关键词:# 喉咙嘶哑 #
南京迪安pcr室的科室组长刘国鹏原本在外地学习三代测序,常规的学习时长在半个月左右,但他没日没夜地努力,仅仅用了不到4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课程,赶回南京参与抗疫。
“因为这次学习的机会很难得,尽管刘国鹏是我们南京迪安实验室在整个新冠期间的主力之一,但我还是忍了一天,没有联系他回来帮忙,没想到他自己提前结束赶回来了。”冯涛说。
前不久广东大筛查的时候,冯涛就带领团队支援增城,当时还把鞋子给穿坏了。这几天,失眠加上要一直协调指挥,她的喉咙也哑了。对此,她却摆摆手说:“每次连续奋战抗疫,嗓子就会哑,习惯了。”

▲冯涛正在工作
“想要体会嗓子哑的感觉吗?熬两个通宵,你就能拥有它了。”来自南京迪安商务部的葛彩莲用她嘶哑的嗓子俏皮地说。因为要一直协调耗材的统筹和发放,她一直需要和不同的人沟通,所以没两天,嗓子就哑了。尽管嗓子嘶哑很难受,但她依旧扯着嗓子努力奋战。
同样的,还有从集团销售管理中心前来支援的服务业务助理王珊珊,因为要一直对接和沟通各项事宜,没两天嗓子就嘶哑到发不出声音来,但她还是选择坚持。
嗓子嘶哑又怎样?
你们依旧是人美声甜的迪安人!
❥
关键词:# 八方支援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刚开始的时候,人员和设备都很紧缺,但现在我们设备和人员充足,单实验室就有近百名来自集团和全国各个子公司的支援人员,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这场仗了!”在此,冯涛也特别感谢从全国各地来支援的迪安人。
不知道大家对之前《佛山日报》拍摄的视频()是否还有印象?当时视频开头,有个用粤语喊着“要保住这个绿码,保住这份工”的小姐姐,其实就是佛山迪安pcr室的检验技术员钟永霞。“我是22日过来支援的。因为刚经历了佛山抗疫,所以过来这边很适应节奏。”

▲钟永霞(采访视频截图)
樊卫琴是杭检采购组经理。这是她第一次外出支援抗疫,但因为之前在杭检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以在车上她就进入了支援状态,进行物资的协调工作。“21日下午4点多接到通知,晚上7点多在火车站集合,支援南京。为了保障供给,我提前问了物资的库存情况,在火车上就做好了多个紧急预案,现在工作起来也更加顺畅了。”

▲樊卫琴正在拆卸物资
同样,来自长春迪安品质保证部的副经理周品晶也是第一次出来支援。“我是24日下午刚到的南京。我从2016年加入迪安诊断到现在,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新冠疫情牵动着我的心,但之前因为孩子太小,加上一直在忙长春的疫情和iso 15189认可,现在认可通过了,家人也支持,我就赶紧出来帮忙了。”
集团实验室管理中心派出了一支13人的队伍,全力支援南京。这些队员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

▲集团实验室管理中心支援队伍
集团icl质量管理部的王学文接到前往南京支援的通知时,正好在江西出差。“从杭州到南昌的火车,我刚下了火车,坐上出租车,就接到了通知,于是马上就返回车站前来南京。”
❥
关键词:# 彻夜无眠 #
周在军是南京迪安的市场部经理。白天,他协助采样点做好保障工作,进行耗材的发放、标本的回收、货物的拆箱搬运、贴条码等;晚上,他协助实验室进行拆标本袋、扫码箱接收等工作。
“我们全员协作,充分发扬‘团队致胜’的价值观,尽管不能上实验室一线帮忙,但我们积极做好试验前的保障和准备工作。”他表示,自己从20日晚上开始,就始终坚守岗位,实在熬不住了,就在椅子上闭目休息一会。

▲周在军正在小憩
“检测我们帮不上忙,只能做些零碎的小事。”华东大区财务bp关宝花口中“零碎的小事”便包括了贴标签,尽管做起来不难,但却非常耗费手力和眼力,要贴规范、平整,还要速度快。就在昨天,她和同事,加起来20人左右,就贴了12万多条标签。

▲关宝花正在给待采样耗材贴标签
“这次疫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管来自哪个部门,包括采供、市场、商务、配送等,大家都冲锋在最前面。”周慧是南京迪安检验实验室主任助理(检验)。2008年,医学检验专业的她,一毕业就加入了南京迪安。
“每天都有不断的电话,包括销售、检验等,需要对各方进行协调。”见到周慧的时候是下午4点多,此时她正在吃中饭。从20日接到大筛查的通知开始,她就没有回过家,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眯会儿。当看到小编正在进行照片拍摄的时候,她很是害羞:“我都好几天没有洗头发、洗澡了。”


▲周慧正在吃泡面/办公室里的行军床
“保卫家园,保卫南京!”林秀文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作为迪安诊断华东大区的总经理,自从7月20日南京发现本土病例以来,就一直奋战在前线。
几个通宵下来,她的形容已经有些憔悴,她笑着调侃自己:“犯困,现在全靠可乐提神,等这次战疫结束估计要重好多斤了。”事实上,因为心里一直绷着根弦,不敢松懈也一刻不能松懈,所以林秀文即使躺在床上,也睡不着。

▲林秀文在抗疫动员大会上讲话
身体疲劳、犯困,但又失眠睡不着,这样显得有些矛盾的状态,实际上是大多数奋战抗疫一线的迪安人,最为真实的写照。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顾全大局、协同作战”,“担当敢为、永不言弃、奋勇向前”,是的,我们——迪安人,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弘扬战疫中的迪安精神,正在践行“成就客户”、“团队致胜”、“责任担当”的价值观!
加油,南京!加油,迪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