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人们怀着美好的期盼开启新的生活。然而,关于国内疫情的消息仍然令人牵挂。
对于在元旦假期仍然坚守岗位、奋战一线抗疫的迪安人来说,更是要全身心地投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早日实现病毒清零,让千千万万的家庭能在新春佳节团圆欢聚。
宁波北仑 | 最快速度 火线支援
近日,浙江宁波再次出现新冠疫情。
1月2日清晨,北仑区防指发布通告,为遏制疫情扩散,决定在全区组织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为响应相关部门号召,抓住当前关键时间窗口,迪安诊断迅速响应,立刻调配两组“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两座“迪安雷迪”方舱实验室前往宁波市北仑区。

已在北仑投入使用的“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
经历数十场“战疫”历练,迪安人已具备严密组织、高效协同的能力。2座方舱实验室于2日当晚8时投入使用;前方抗疫团队在北仑区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通宵奋战,一组软气膜实验室于3日上午8时投产。第二组气膜也在紧张搭建之中。

北仑“迪安雷迪”方舱实验室外观
24小时,迪安诊断就在宁波市北仑区部署了日产能15万管的核酸检测能力,若按照10混1检测,日最高产能可达150万人份。在另一组硬气膜实验室搭建成功后,这一数字可以提升至250万人份。
陕西西安、咸阳、延安 | “硬仗”还在继续
在连续7天单日新增150 病例后,元旦当天西安市新增122例,新增病例数有所下降。这场复杂而严峻的“硬仗”还在继续。

迪安诊断西安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
迪安诊断西安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成立,奋战在西安抗疫一线的党员们庄严宣誓:我们将发扬“担当敢为、奋勇向前、永不言弃”的战疫精神,践行“让国人平等地分享健康”的使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奋勇向前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履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中新网报道赵楠楠抗疫事迹
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多个气膜实验室正全力运行,为当地核酸检测工作提供坚强支撑。封闭式帐篷内,迪安诊断西安气膜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赵楠楠身着三级防护服,正监督着检测质量和工作效率。从12月22日凌晨气膜实验室投入使用开始,赵楠楠几乎没有休息,“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团队的力量。”赵楠楠说。
凌晨三点,在延安全民健身运动中心,零下18℃的停车场,迪安技术人员莫术锋正在方舱实验室外,调试运行设备。“我是一名党员,比起革命前辈在延安挥洒的血汗,我的工作算不上什么。”事实上这位入职迪安诊断6个月的小伙子,已经从南到北参加了八次抗疫了。

咸阳“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
“这是我从业十多年遇到最困难的事。”李铁英负责咸阳气膜实验室的后勤保障工作,要在一个空的厂房搭建气膜实验室,配备设备和技术人员,时间要求越快越好。李铁英忐忑不安地踏上征程,与数十名同事连续奋战19个小时。“完成的那一刻,真的为同事们的付出感动,一切皆有可能。”李铁英说,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元旦假期。

西安“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
这个假期,迪安诊断在陕西省调配投入的3组“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6座“迪安雷迪”方舱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将会满负荷运转,每日最高检测产能可达60万管。若按照10混1的方式进行采样检测,每日最高可检测600万人份。“中心实验室 气膜实验室 方舱实验室”联合作战模式,将会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后,运用到今后更广大的抗疫战场。
黑龙江黑河 | 疫情不退 我们不退
新年第一天,黑龙江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报告,全省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清零。为了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提供不间断的核酸检测服务,也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黑龙江迪安全体作战人员自愿放弃过节,坚守在抗疫一线。

迪安诊断检测技术员在抗疫一线
“今天气温零下20摄氏度,我们‘迪安雷迪’方舱实验室各项检测相关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照常开展。”据迪安黑河区域负责人杨佩璋介绍,自10月30日“迪安雷迪”方舱实验室落地五大连池市青山街道以来,团队发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战疫精神,助力提升当地的检测产能,每日最高可检测2.5万管。

杨佩璋拍摄的黑河冬日下的“迪安雷迪”方舱实验室
杨佩璋的家在佳木斯市,小儿子出生第三天他就接到了抗疫指令奔赴黑河。“集团和各地子公司千里支援方舱、人员、设备和物资,身为本地‘迪安人’,我为我能代表迪安抗击疫情而自豪。”杨佩璋说。
尽管只能隔几天与家人视频遥寄思念,但杨佩璋是一岁半女儿心目中的“英雄”。在黑河战疫一线,这样的迪安“英雄”超过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