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迪安诊断迅速响应号召,统筹集团内全国各地资源力量,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集团统筹,全力支援!
3月以来,上海疫情牵动人心。本轮疫情初期,迪安诊断第一时间部署2座“迪安雷迪”方舱,与位于杨浦区的上海迪安中心实验室形成联动,优化产能分配和样本配送路线,应对多样化、高时效的核酸检测需求。

位于浦东新区的“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
近日,集团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及时响应各级各政府部门的号召,统筹协调,强化资源力量调配,调派精兵强将从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短期内就实现了核酸检测产能的大幅提升。目前,集团已在上海部署3座“迪安雷迪”方舱实验室和2组“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全力援助上海疫情防控工作。
轮班接样,现场待命
“我们今天早上7点就开始接收样本了,上午接了30多个批次,下午还要接收同样的数量。” 在上海浦东新区“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的样本接收点,来自上海迪安配送服务部的胡韬与他的组员正在接收来自浦东新区各个站点配送来的样本。
为了保证核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他们都要与采样站点提前沟通,知晓样本到达时间;运输车辆到站后,要进行车辆消杀、样本箱消杀、登记、录入等工序,然后将样本送至“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的前处理舱。连日来,胡韬所在的样本接收组一直在现场待命,多人轮班保证样本能尽快送进实验室检测。
睡行军床的“信息化”团队
“3月24日接到通知后,我就和总部支援的队伍一起到上海了。最开始气膜搭建和投入运营那几天,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直接睡在现场的行军床上,大家齐心协力,就是为了让病毒早日清零。”在气膜实验室现场,张永琪和支援团队正在投入新一轮的全员筛查。

工作中的张永琪和支援团队
他主要负责气膜实验室的“样本全流程智能监控系统”和“实验室新冠大筛查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实验室样本流转、报告发布、结果导出上传等环节无缝衔接。
十九勇士连续奋战不松懈
3月29日,迪安诊断从南京调拨一组“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以及相应设备和人员至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并于4月1日上午投用。

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
在气膜实验室现场,实验室技术员刘国鹏正在进行扩增结果审核和报告的发布,他必须认真比对至少三次,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正在气膜实验室工作的刘国鹏
“我们的工作结果,关系到后续多个环节的处置和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必须谨慎再谨慎。” 连续多日的高度专注工作,使刘国鹏的声音显得有些疲惫。他是江苏迪安检验实验室pcr组长,从三月初投身连云港“战疫”到三月中下旬转战南京再到4月1日援助上海,他与他18名组员已经连续奋战一个月。
截至4月4日晚,迪安诊断另有2组增援浦东新区的气膜实验室正在紧张搭建之中。集团将继续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