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不足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神经管畸形、先天心脏病或唇腭裂;还可能导致孕妇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和胎儿早产……若过量增补叶酸,则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并导致神经损害进行性发展;同时,大剂量叶酸会干扰锌的代谢,使胎儿发育迟缓。因此,叶酸的补充讲求适量。
叶酸只能外源性摄入
叶酸又称维生素b9,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性摄人。
常见食物中叶酸含量(ugdef/100g)图源见文末参考文献
平衡膳食是改善叶酸营养状况的首选措施。深绿色蔬菜、柑橘类水果、豆类、坚果、动物肝脏等食物内富含天然叶酸(folate)。药物、增补剂、强化食品内添加的叶酸多为人工合成叶酸(folie acid)。
天然叶酸的生物利用率低,只有人工合成叶酸的60%左右。因此,对于叶酸缺乏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可进一步采取叶酸补充或强化食物等措施改善叶酸营养状况。
叶酸补充应贯穿整个孕产期
备孕、孕早期妇女(一般人群)
无高危因素的妇女,建议从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增补叶酸0.4mg/d或0.8mg/d,直至妊娠满3个月。
存在以下情况的妇女,可酌情增加补充剂量或延长孕前增补时间:
①居住在北方地区,尤其北方农村地区 ;
②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量小 ;
③血液叶酸水平低 ,备孕时间短。
建议备孕和孕早期妇女多食用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等富含叶酸的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体重,从而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风险。
孕中、晚期妇女
推荐孕中、晚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mg/d。
哺乳期妇女
推荐哺乳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mg/d。
叶酸在临床应用上还与这些疾病相关
心血管疾病
叶酸水平降低导致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高hcy血症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推荐补充叶酸,以降低hcy水平。
对于伴有高血压的高hcy血症患者,为降低首次脑卒中发生风险,可以采用叶酸单药或包含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
每日服用0.8mg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b12可以达到最佳的降低hcy水平的效果。
脑卒中
高hcy血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对于单纯高hcy血症患者,为降低首次脑卒中发生风险,可以考虑每日补充叶酸0.8mg,也可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
对于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hcy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患者无叶酸缺乏证据时不提倡长期持续服用叶酸。
认知障碍患者应常规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合并叶酸缺乏者,可予以补充叶酸0.8mg/d。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应用抗抑郁药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基础上,合理补充叶酸(建议0.5-2.5mg/d)可提高治疗的反应性。
哪些检测可以为叶酸的适量补充提供依据
8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标准在幼有所育部分新增1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服务”,即为农村计划怀孕生育妇女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增补叶酸,并提供健康指导、追踪随访等服务。该项服务为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本次将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那么,哪些检测可以为适当补充叶酸提供依据呢?
血清叶酸能反映近期膳食叶酸摄入量,但单独检测血清叶酸水平并不能区分一过性膳食叶酸摄入不足和慢性叶酸缺乏状态 。
红细胞叶酸水平可反映慢性或长期(4个月内)叶酸营养状况,更适合于评价叶酸干预效果。
迪安诊断推出的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通过检测基因可及早发现不同个体对叶酸代谢吸收利用水平,制定符合不同叶酸代谢能力的个性化叶酸补充方案,可有效减少叶酸缺乏和叶酸过量的风险。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
《围受孕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指南(2017》